13671550974

技术文章

首页-技术文章-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:从光路设计到微量检测

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:从光路设计到微量检测

  • 更新时间2025-07-28
  • 点击次数148
  超微量分光光度计通过优化光路设计与微量检测技术,实现了对极低浓度物质的精准测量,其核心原理可归纳为以下方面:
  一、光路设计:突破传统,实现微量检测
  液柱固定光程技术
  利用液体表面张力,在上下检测板间形成固定厚度的液柱(如0.05mm或0.2mm),替代传统比色皿。液柱高度作为光程,确保光路稳定,同时避免因光径不一致导致的误差。部分机型采用可变光程技术(如0.02-1mm动态调节),通过实时吸光度数据自动调整光程,扩展检测浓度范围。
  四光程检测与全光谱扫描
  采用四光程设计提升检测稳定性,减少光强波动对结果的影响。支持全光谱扫描(190-850nm),可同时检测多个波长(如260nm核酸、280nm蛋白质、230nm盐离子),通过多参数分析评估样品纯度与浓度。
  光源与检测器优化
  配备高稳定性光源(如脉冲氙灯或LED),寿命长达5000小时以上,减少预热时间与光强波动。检测器采用紫外增强型CCD或硅光电池,响应线性范围广,可捕捉微弱信号(如0.5pg/μLdsDNA),同时避免饱和效应。
  二、微量检测:从样本处理到结果输出
  超低样本量需求
  仅需0.5-2μL样本,直接滴加至检测平台,无需稀释或耗材(如比色皿),显著降低珍贵或稀少样品(如RNA、蛋白质)的消耗成本。
  快速检测与自动化
  检测时间通常<10秒,支持高通量实验需求。部分机型配备自动进样器与智能软件,可实现样本自动加载、数据存储与公式计算(如核酸浓度换算),减少人为误差。
  抗干扰设计与环境适应性
  通过遮光罩、减震台与恒温控制(±1℃),避免环境光、振动与温度波动对检测的影响。内置暗电流校正功能,消除检测器本底信号干扰。